泪小管炎为泪小管的慢性炎症,主要是由于细菌、真菌或病毒从结膜囊下行或泪囊炎上行感染泪小管所致,常与泪囊炎同时存在,单独发生者少见。临床上常见的是沙眼性和真菌性泪小管炎。
病因
1.如与之相延续的结膜组织出现炎症感染,泪液中有较多的致病菌则可诱发泪小管的炎症。
2.泪小管与泪囊相连,若泪囊内有慢性炎症,也可使泪小管发生上行性感染而引发泪小管炎。3.泪小管周围组织的炎症,也常蔓延至泪小管,而引发泪小管炎。
临床表现
1.流泪、眼红,有分泌物,上睑或下睑鼻侧轻触痛。
2.泪小点发红、凸起,泪小管周围皮肤发红。
3.压迫泪囊区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
4.可伴发局限于鼻侧的结膜炎。
5.用泪道探针探测泪小点有沙砾感。
检查
1.以棉签轻压泪囊区并向泪小点方向推挤,观察有否泪小管分泌物。
2.做泪点分泌物细菌培养。
3.探针探测泪小管。
诊断
根据患者溢泪、泪小管局部表现及原发疾病的存在等做出临床诊断。泪小管内炎性分泌物或脓液细菌培养有助于病因诊断。探针探及泪小管内结石样脆性凝结物可作为放线菌性泪小管炎的诊断依据之一。
鉴别诊断
1.急性泪囊炎
鼻侧泪囊区明显肿胀、触痛,且疼痛较泪小点炎显著。皮肤肿胀程度较泪小点炎时凸起更显著。
2.鼻泪管阻塞
溢泪、泪小点周围有轻度或无红肿、触痛。
3.结膜炎
睑结膜有滤泡和(或)乳头,有分泌物。无泪小点隆起及分泌物溢出。
治疗
1.去除堵塞泪小管的结石
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试行挤压,促使结石从泪小点排出。如要彻底清除泪小管结石,则行泪小管切开术。
2.应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冲冼泪道。
3.涂片或细菌培养发现有细菌者,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滴眼液。真菌者用制霉菌素滴眼液,或用相同浓度的药液每周冲冼泪小管数次。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持续数周。
4.热敷泪小管区,每日3次。
5.如有大量脓液时,需进行泪小管切开治疗。